首页
导航
产业政策CATEGORY NAME
关于我们
分会发布
分会活动
数字文化
智慧教育
会员空间
产业政策
秘书长团队
课题智库与成果传播
规则研培与会展活动
科创转化与项目落地
服务政府与合作企业
在线申请
AI元宇宙公共服务平台

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(2025年版)》

最后更新:2025-08-27 20:18:44 浏览:6074次

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(2025年版)》的重点内容及全文: 

重点内容: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,构建分层递进、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,形成知识、技能、思维与价值观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。小学侧重体验与兴趣培养,初中侧重理解技术逻辑与解决实际问题,高中强调技术战略与创新应用。通过完善课程体系、构建实践活动体系、多元评价等举措,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。

全文: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是指面向全体中小学生,通过系统化的课程、活动和实践,普及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、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、伦理安全和社会影响的基础性教育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,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,是深化教育改革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,是加快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战略路径。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,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,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,现制定本指南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2035年)》战略部署,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》要求,顺应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,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,注重培育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,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
二、基本原则

坚持立德树人,发展素养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,培养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正确价值观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

坚持主动引领,公平普惠。面向教育强国建设,引领中小学教育改革方向,优化资源配置与供给,确保全体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机会。

坚持多方参与,融合创新。构建政府统筹、学校主导、家庭协同、产业联动的协同机制,通过技术融合与创新实践,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。

坚持面向未来,安全可控。顺应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,构建覆盖数据安全、伦理审查、技术风险防控的全链条保障机制。

三、培养目标

构建分层递进、螺旋上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,培养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。通过知识、技能、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,形成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,培育科技创新思维、批判性思维、人机协作能力、人工智能素养及社会责任意识。

小学阶段。认知方面侧重体验与兴趣培养,技能方面强调基础应用能力,思维方面重视培养基础思维,价值观方面主要培养文化感知与安全习惯。

初中阶段。认知方面侧重理解技术逻辑,技能方面强调实际问题解决,思维方面重视发展工程思维,价值观方面主要深化伦理认知。

高中阶段。认知方面强化技术战略,技能方面强调创新应用,思维方面强化系统思维,价值观方面强调践行社会责任。

四、主要任务

课堂教学。完善常态课程体系,设计分层教学内容,探索创新教学方法。

组织实施。构建实践活动体系,加强资源统筹建设,健全协同育人机制。

教学评价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,完善评价实施机制,强化评价结果运用。

教研支持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深化教研活动,建设校本资源。

五、保障体系

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推进保障,强化规划引领,结合区域特色制定差异化的推进方案,坚持统筹谋划,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。

下一篇“人工智能、科技特长”这个方向稳了!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
上一篇为北京数字经济建设建言献策——专访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、元宇宙智库委员会执行主席赵国栋
关于我们 | 在线申请入会
扫一扫关注我们
随时了解我们的动态
CopyRight tcc2017.com All Rights Reserved